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DIY判断细胞的支原体污染

DIY判断细胞的支原体污染

更新时间:2021-09-27  |  点击率:1017

 

细菌真菌污染还有迹可循,起码显微镜下能够清晰地看到,但是支原体个子小,不易观察,由于繁殖速度比较慢,期感染几乎没有症状。经常稍不留意,就中了支原体的「阴招」。统计显示,全球大约有60%左右的细胞培养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支原体污染


症状1:细胞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被广泛使用的细胞培养基,不仅给细胞提供支持和养分,对于支原体而言,也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与细胞培养高度重合的培养条件,注定了支原体要与细胞共同竞争有限的生存资源

 

早有研究表明[1],一些支原体(包括为常见的人型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精氨酸支原体等),通过精氨酸脱亚胺酶分解精氨酸来供能。当这些支原体混入细胞培养体系后,会与细胞争精氨酸,导致细胞「吃不饱饭」,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生长速率异常、活力下降、易脱壁等等。

而精氨酸又是细胞组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缺乏精氨酸会严重影响组蛋白合成,引起染色体断裂。再加上细胞处于长qi饥饿的状态,终导致细胞生长变慢甚至死亡


  支原体感染症状2:细胞变形、碎片增加、易聚团、有小黑点?

 

经过支原体的这一番操作,细胞结构已经被严重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细胞形态改变、细胞易聚团、大面积细胞凋亡制造的蛋白碎片(也就是培养基中的碎片和小黑点)

 

图片


 

支原体也是如此——当培养体系中感染了支原体并大量繁殖的时候,会向外排放代谢产物,影响体系中的PH,加快培养基变黄的速度。


                                                             支原体感染症状3:培养基易变黄?

综上所述,如果你培养的细胞出现以下情况,基本可以确定是支原体感染了,不放心的话可以再配合支原体检测试剂检测神器帮你揪出培养基中的支原体!进一步确认。

 


除了影响细胞活力,支原体还会给细胞带来的几百种基因表达的改变,包括编码受体、离子通道、生长因子的基因和癌基因等方面[4]。它包含高度富含免疫原性的脂蛋白,可以锚定在胞膜的外表面,被TLR2等免疫细胞的受体识别。激活NF-kB途径,进一步导致细胞活化[5],偏离终的实验结果

 

细胞培养小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你解决实验上的一些疑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