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检测方法如约而至
第三期来啦!
还没有看前两期内容的小伙伴
可以看我之前发的:支原体常规检测方法汇总(一)、支原体常规检测方法汇总(二)
上回书和上上回书说道
qPCR检测法是一种目前比较常用
效果也比较可靠的方法
那除了qPCR
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检测呢?
所以今天就来讲讲
分离培养法和DNA染色法
有请两位主角闪亮登场
01、分离培养法
简单来说,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分离,然后培养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展开来讲,就是从可疑的细胞培养体系中取样,接种到适宜支原体生长的琼脂平板上。如果样本中含有支原体,它们就会在这种琼脂平板上快速生长,最终形成明显可见的特征性菌落。
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很少会出现假阴性结果,检测精确度很高,因此被誉为支原体检测金标准。
缺点就是检测时间太长,支原体要长出明显克隆至少需要4周时间。另一方面,尽管可以检测绝大多数支原体种类,分离培养法也有力所不及的时候,例如支原体M. Hyorhinis。因此,该方法能鉴定的支原体种类有限,成为它的另一个缺点。
02、DNA染色法
该方法的实验思路是:培养指示细胞、样品上清液收集、上清液接种、染色观察结果
这一波操作看起来有点复杂,那展开说说:
将供试品接种于指示细胞(无污染的Vero 细胞或经国家药品检定机构认可的其他细胞,供试品应对该细胞生长无影响。下面以Vero细胞为例)中培养后,用特异荧光染料(如Hoechst 33258)染色,支原体中的核酸也可以被着色,因此,如果待检测细胞中含有支原体,那么就会导致指示细胞被感染,进而在细胞膜或培养基等处发现蓝色荧光(支原体附着在细胞膜上,也有可能游离在细胞培养基中)。
指示细胞培养:将指示细胞复苏、传代,调整至最佳状态,留出适宜的量备用。
样品上清液收集:无抗生素培养基中加入待检测样品后,细胞需至少传一代,然后取细胞已长满且3 天未换液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待检。(为了对待检测样品中的支原体进行富集)
上清液接种:在制备好的指示细胞培养板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检细胞培养上清,36°C培养3-5 天。指示细胞培养物至少传代1 次,末次传代培养可用6孔板培养3-5 天。
染色观察:吸出培养孔中的培养液,加入固定液,放置5分钟。吸出固定液后进行10min的二次固定,再次吸出固定液,使盖玻片在空气中干燥。加DNA 染料工作液5ml,加盖,室温放置30分钟,漂洗3次,干燥,封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
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表面或培养基中,有大小不等、不规则的蓝色荧光着色颗粒,则说明有可能存在支原体污染。
对于DNA染色法方法,优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优点:
1、适用于一些不易培养的支原体,如猪鼻支原体,分离培养法对该支原体检测并不可靠,但可用DNA染色法准确地检测出来。
2、操作步骤虽然多,但都相对简单
3、灵敏度尚可。
缺点:
1、时间较长,从Vero细胞复苏、传代,再到收集上清后再次培养,有时甚至需要十几天时间
2、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如一些死亡细胞释放出来的DNA会被染成蓝色,出现假阳性;或是由于荧光过若而出现假阴性使结果出现偏差,因此使用这个方法需要一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