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或是维持健康,
是现阶段很多人都密切关注的主题。
眼瞅着2021就剩下最后十几天了,
今年的减肥KPI完成了吗?
说到减肥和健康,
就肯定绕不开运动。
科学家们也将目光投向运动与健康领域。
致力于探究运动改善健康的奥秘。
眼瞅着冬奥会也要开始了,
所以我们加班加点,
给大家汇总了,
近期发表的一些“运动论文",
供参考!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长期锻炼可以在体内创造一种抑癌环境
原文标题:
Myokine Expression and Tumor-suppressive Effect of Serum following 12 Weeks of Exercise i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on ADT
实验方法:
研究人员分析了10例接受雄激素剥夺疗法(ADT)的前列腺癌患者(年龄73.3±5.6岁),在接受了为期12周的以运动为基础的干预后(包括监督阻力训练、自主有氧运动和蛋白质补充),血清肌细胞因子:SPARC、OSM、decorin、IGF-1和IGFBP-3水平。用基本血清和干预后血清检测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的生长。
研究结论:
运动干预伴随患者肌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加,研究人员发现,运动后的血液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总结:
虽然不能说明肌细胞因子与前列腺癌细胞系生长之间的直接关系,但从静息状态患者提取的干预后血清显着降低了癌细胞的生长。
肌细胞因子可能是延缓或阻止癌症生长的秘密武qi,虽然它们并不能真正杀死肿瘤,但实际上,它们在向免疫细胞T细胞发出信号,使其进入战斗状态并杀死癌细胞。
《Gut Microbes》:运动抗炎新发现!
原文标题:
Theanti-inflammatory effect of bacterial short chain fatty acids is partiallymediated by endocannabinoids
近几年,有观点认为:运动会让身体产生类似大ma的物质,称为内源性大ma素(EC),分为Anandamide和2-AG(2-花生四烯酰基甘油)两种类型。它们结合特定受体并引发细胞信号。可以调节全身能量代谢、疼痛和脑生物学。
实验方法:
首先分析了内源性大ma素水平与肠道微生物组组成、短链脂肪酸(SCFA)和炎症标志物的关联。
将78名关节炎患者(年龄大于45岁)分为运动组38人,每天进行15分钟的肌肉强化练习,持续六周;
对照组40人,无需运动。
参与者被要求:至少从前一天晚上9点开始禁食(最短禁食时间为11.5小时),每天分别测量对照组和运动组的基本血清物质含量。待运动组运动结束后,再次同时测量两组的血清物质含量,并根据这些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论:
运动组血清中的短链脂肪酸显着增高了;
EC 水平与抗炎标记物(例如 IL-10)呈正相关,但与一系列促炎细胞因子呈负相关。
总结:
运动可以在关节炎患者体内产生高水平的内源性大ma素,介导肠道益生菌产生抗炎物质,减轻疼痛。
《Nature》:运动或许可以让你变聪明
原文标题:
Exercise plasma boosts memory and dampens brain inflammation via clusterin
实验方法:
在3个月大的实验室小鼠的笼子里装上了功能性或锁上的跑步轮。比较同年龄的马拉松小鼠和久坐小鼠的血液样本情况。
收集了马拉松小鼠的血液,以及作为对照的久坐小鼠的血液。
然后,每隔三天,他们将来自马拉松小鼠或久坐小鼠的血浆(血液中无细胞的部分)注射给其他的久坐小鼠。每次注射的数量相当于接受注射的小鼠总血量的7%至8%。
研究结论:
来自大量运动的年轻成年小鼠(即马拉松小鼠)的血液对年龄相同、久坐小鼠的大脑有益。
马拉松小鼠血液中的一种蛋白似乎是这种益处的主要原因。
总结:
进行跑步轮运动的小鼠(即马拉松小鼠)更聪明。
注射了马拉松小鼠血浆的久坐小鼠的表现,优于接受久坐小鼠血浆注射的同样久坐的小鼠。
此外,接受马拉松小鼠血浆注射的久坐小鼠比接受久坐小鼠血浆注射的其他久坐小鼠拥有更多的产生神经元的细胞,这些细胞在海马体(一种与记忆和导航有关的大脑结构)中产生新的神经元。
也就是说,这些马拉松小鼠的血液,让久坐小鼠,“满血复活"!
《Nature》:50多种方案,那种能让你坚持健身?
原文标题:
Megastudies improve the impact of applied behavioural science
实验方法:
通过随机对照实验,同时测试了53种不同的激励方案,比较一个月以后哪些激励条件让会员增加了去健身房锻炼的次数。
研究结论:
大部分激励措施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期的效果。
在这一个月里,只有不到50%的方案让会员们增加了每周去健身房的次数,频率提高了9%~27%。
在五花八门的激励条件中,研究人员发现,少量金钱奖励带来了比较好的督促效果。
具体采取的做法是,每次去健身房打卡都可以获得一定积分,这些积分能在电商网站兑换两毛钱。而效果好的激励条件是,当会员错过一次健身计划后,再次去健身房时给予额外积分奖励,相当于可以多兑换几分钱。
不过,当为期一个月的实验结束以后,研究人员跟踪测量发现,绝大部分方案都会失效,会员们去健身的频率又回到了实验前,仅有8%的实验条件持续改变了人们的运动习惯。
总结:
持续的激励或许可以改变人们的健身频率。
运动还是靠自觉!